BMSM测评,禹博心学,禹博材质心学,高考志愿填报,个性化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青少年成长规划,家庭教育,家长课程,教育项目加盟,家庭教育顾问,个性化家长课程,性格天赋测试,儿童成长规划
招商热线:

400-088-0767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 > 大咖讲堂 > 宝妈必看!《真实生长》3个“普通娃”如何拥抱素质教育!

宝妈必看!《真实生长》3个“普通娃”如何拥抱素质教育!

日期:2022-06-19


    如果一个学校没有课表、没有班主任、学生甚至可以当众跟老师唱反调,很多父母可能都会觉得“这学校疯了。”

 

    故事发生在「海淀六小强之一」——北京十一学校。一本升学率高达90%,考上清北的人数,比衡水中学还多的传奇中学。

 

    多年前,这里便已拥有高达90%的升学率,但学校却进行了一场教学改革:取消班主任,采用导师制,学生自己选老师、选课,没有固定的教室......

 
    非典型学霸周子其,文艺女青年陈楚乔,都来自土生土长的北京中产家庭,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资源。

 

    文静的“乖乖女”李文婷来自山西县城,父亲是铁路维修工,母亲是家庭妇女,属于普通家庭。

 

    主人公:周子其、陈楚乔、李文婷

 

    他们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对于学校这种教育改革模式的适应力和接受度也不同。

 

    以《真实生长》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三个孩子的不同成长。


    01


    敢质疑:规定并非全部正确


    新鲜的教育模式下,宛如打造了一座乌托邦。

 

    在记录片中,周子其是一名学霸,也是一个“刁民”。

 

  

 

    对于发生在自己或身边的每一件事,他总是能第一时间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发出质疑。


 

    按照惯例,高一新生参加军训前,老师们举行动员大会发言,面对这样的讲话,大多数孩子,选择的是沉默和顺从。

 

    但周子其站了出来说“以公共意志侵犯个人自由”质疑老师发言。

    他从宏观人生的角度,设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陷阱,抛给老师:

 


 

    在老师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他才抛出实际问题:

 


   “您认为我在军训中不擦汗,会带来什么更大的利益呢?”


   

    一场探讨、一连串的口才输出,步步紧逼,只是为了在军训中,可以擦汗、休息!

 

    我想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几乎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我们固化的思维中,军训本就是苦的。

 

    但是“刁民”周子其表示不服,他觉得这样不对,那便要辩一辩。

 

    而这仅仅是开始,没多久他又给校长写了两份“万言书,阐述理想中的军训。

 

    校委会没有把这些当作是孩子的戏言,他们认真对待,做了探讨。最后对军训做出调整,初中军训被取消,高中军训被砍去两天。

 

    当孩子学会质疑,或许家长会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衅,但不要慌张,也不要生气,保护好这一能力,它能带孩子跨越山河,走向更远的地方。

 

    02


    敢打破:环境未必要去适应

    比起周子其的不同,纪录片中的李文婷则是我们所熟悉的样子。

 

    来自高考大省的她,早已经习惯了学校高强度的学习、半军事化的管理、认为成绩是最重要的。


 

 

    她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埋头学习,对其他事情一概不关心。

 

    别人在操场上踢球,李文婷在宿舍里划重点;

    别人在学校里观察植物,李文婷在做题;

    别人在课桌上摆着课外书,李文婷桌上始终都是教材、试卷、作业;

 

    即使放假了,她也还是会在老家和其他人一样,找老师补课。

 

    用当下一个流行的词来形容她,就是彻底的小镇做题家。

 

    但到了北京十一学校,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由,“现在都没人管了”的感觉,让李文婷有点不知所措。

 

    是啊,这里有300门可供选择的课程,200多个社团活动,4000多个学生,便有4000多张特定的课表。

 

    一开始,为了保证成绩,她在课余时间很是努力,她会在别人发展爱好的时候,选择做题,在别人参加夏令营的时候,选择上补习班。

 

    当被问到对于学生使用手机、食堂饭菜应该如何改进这样的问题时,她说:

 

    “我觉得应该适应,而不是应该去挑刺。”


    李文婷的性格“配方”,实在是太让人熟悉了,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大多数吗?

 

    温顺、沉默、循规蹈矩,是这类孩子的代名词。

 

    就算对环境和规则心存不满,也会很快说服自己,把此归结为自己的适应能力差!

 

    但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在你的感受和环境出现冲突的时候,先不要着急改变自己去适应环境,跳出来,站在旁观的角度看一看。

 

    若是自己的感受是正确的,那就勇敢去打破,去改变。

 

    当一个人懂得打破时,自信和勇气便会随之而来,未来更是会增加无数可能。

    03

    敢探索: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纪录片中有这么一句话:“思考自己的梦想,管理自己的梦想,实践自己的梦想。”

 

    纪录片中的另一个女孩陈楚乔,便是典型的一个。

 


    陈楚乔已经在思考自己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了。

 

    从小爱看东西,也爱写东西的陈楚乔。自从在高一选择了理科,在高手如林理科生中狠狠碰壁后,她发现自己天分实在有限。

 

    “半个小时别人数学写完了,再半个小时物理写完了,我还在抠那几道题。”

 

    她开始困惑自己究竟擅长什么?能做什么?

 
 

    后来,和同学一起尝试了拍摄微电影,从编剧到策划,再到演员,自编自演,到处找投资人筹集经费,成功拍了一部校园微电影,拥有宝贵的人生经历。 


    看到最后,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允许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最核心的本质,是在给孩子探索自己梦想的机会。

 

    在高压环境中学习的高中生,很少会有人去思考自己的未来,大家心心念念的,是考出好成绩,考出好大学。

 

    至于考什么样的大学?报什么样的专业?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却是大家很少去想的。

 

    但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学校在试图引导孩子去思考,鼓励孩子们在问题中寻找答案,最终在思考中稳步成长的过程。


 

    这是学校和老师以及家长给出的空间和自由,最终发芽成长,让孩子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陈楚乔说:“我觉得我比年少的时候空想的那个自己,更快乐、更平和。”

 

    周子其说:“我不能说成为了当时想要成为的人,但还在往那个方向走 。”

 

    李文婷说:“我觉得我成为了,就是自己所希望的那种,平凡、幸福的普通人的生活。”

 

    主人公:长大后的周子其、陈楚乔、李文婷


    原来,大家都在这样的自由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梦想,并走向为之奋斗的旅途。

 

    纪录片中,没有过多表现她们的成绩、职业,因为那些都不是教育所要呈现的重点,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理想教育的重点。

 

    让孩子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并一步步地向梦想靠近,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在这样教育下的孩子,哪怕成长为一个“普通人”,也是“珍贵的普通人”。(再“普通”又能“普通”到哪去呢?)



《更多家庭教育好文》


    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必须收藏这4个方法!


    怎样加盟教育培训机构?湖南有什么家庭教育项目可以盈利?


    孩子的天赋是什么?天赋是什么?如何用天赋创未来!


    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其实可以借助孔子、孟子的教育理念!

上一篇:为母则刚:一个母亲的复仇:柔弱母亲为女... 下一篇:一赋一涵家庭教育|孩子不听话,打骂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