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2-1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产品也越来越普及化了。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孩子早早的就放寒假了,要说假期里最大的敌人那无疑就是电子产品了,而这也是家长最为忧心的。
上学期间还好,有老师的监督,有学业的压力,孩子还不是那么的沉迷。
而现在到了假期,没有了老师的监督,没有了学业的压力,再加上家长忙于工作,很多孩子就容易放纵自己。
不是抱着零食看电视追剧,就是拿着手机玩游戏。
我们会发现,以前的孩子,放假时间都是聚在一起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丢沙包、踢毽子、羽毛球等等,而现在的孩子,一放假就各自捧着手机在“开黑”、“吃鸡”,眼睛不离开屏幕,一边吃一边大吼大叫,不亦乐乎。
不知道这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时代的悲哀。
02
生活中,很多父母一开始觉得孩子玩点电子产品没什么大事,适当的开拓视野,增长见识,诚然,这也没错,但是家长如果不予以规则制止,等到发现孩子过度沉迷,后悔已然来不及了。
曾经美国有一位科学家花10年时间,跟踪调查了100个孩子,其中有50名经常玩手机,另外50名接触不到手机。
10年之后,结果让人震惊。
在那些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当中,只有2人考上了大学。
而在那些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之中,所有人都考上了大学。
由此可见,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危害有多大。
电子产品满足了孩子一时的欢愉,但是制造出的垃圾快乐,杀死了孩子的自制力,杀死了孩子的学习能力,更加杀死了孩子的上进心。
心理学研究更是表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孩子会出现焦虑、暴躁、抑郁、自闭,甚至是暴力的行为。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禁果效应”,意思就是,越是禁止的东西,就会越勾起人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就越想要得到手。
孩子对待电子产品这件事也是如此。
孩子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逆反心,家长如果强烈的制止,不让孩子接触,孩子可能会越发的想玩。
所以说,家长要想孩子不沉迷电子产品,源头就是要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
那么父母该如何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呢?
1、言传不如身教
生活中,很多家长面对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行为,一开始会苦口婆心的念叨孩子改正,却发现不能起到丝毫作用,这时候家长通常就会用粗暴的打骂行为来强制要求孩子。
导致孩子不仅没有听话改正,反而越发的叛逆。
其实,家长一直耳提面命的唠叨或者粗暴的打骂孩子,都远远不如言传身教的作用大。
著名的苹果之父乔布斯,从来不在家里摆弄电子产品。
曾有记者采访他问:“您在家玩手机吗?”
乔布斯回答说:“我们家限制出现电子产品。”
于是,每天晚饭后,乔布斯家里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
孩子们会一起看书,一起谈论各种各样的话题,没有一个人愿意抱着手机或是iPad看。
而现在,孩子也成长的越来越优秀,可以说,这背后离不开乔布斯的教育。
2、发展兴趣爱好
很多时候,孩子过分的沉迷电子产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中,是因为没有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乐趣。
作为家长,要懂得发掘孩子的天赋,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丰盈孩子的内心。
不要一味的督促孩子的学习,要懂得劳逸结合。
孩子有自己的爱好,有事可做,并且做的开心,自然也不太会对电子产品产生多大的兴趣。
03
写在最后:
究其根本,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根源都是出在家长的身上。
家长们扪心自问:
孩子放学回家,你是不是一边催促孩子写作业,一边自己玩手机?
孩子跟你分享学校的趣事,你是否眼睛看着手机,嘴巴在敷衍?
有没有因为贪图轻松,随意的拿手机或平板打发孩子?
有没有在孩子请你放下手机陪他玩的时候,斥责孩子走开,别打扰你?
家长们,从此刻开始,放下手机吧,不要让孩子的童年在电视、电脑、手机那些冷冰冰的电子产品下陪伴长大。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成长营养,就是来自父母的陪伴。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给孩子讲一讲故事、陪她外出旅游、一起画画、一起下棋、一起阅读....
当孩子跟父母一起见识了上川日月、蓝海湖泊、感受了书香境界、人文真秘,体悟了原野奔跑、亲子之趣,又怎么会沉迷于一方小小电子屏幕呢?
只有父母真心的陪伴孩子,主动关心和靠近孩子,才能让孩子在爱的守护下,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忘却虚拟世界所带来的“美好”。
《更多家庭教育好文》
本科毕业月平均起薪5825元,读书无用,是这个时代最大的骗局!
日本“宽松教育”真的是一场彻底的失败吗?
15岁少女当街拳打亲妈,真相反转:差劲的父母制服孩子!
想培养出创新人才?其实可以借助孔子、孟子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