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常走进的教育“误区”,不要把孩子的欲望变成贪婪
日期:2022-09-03
我经常把“欲望是孩子成长的动力”这句话挂在嘴上,但今天我想谈谈欲望的另一种可能——贪婪。
赵汀阳说:“自私是一种本能,贪婪是一种文化。”
而我更喜欢的说法是,欲望是一种本能,贪婪是一种文化。
人是不是生而自私,恐怕还有争议(尽管有《自私的基因》这样伟大的作品),否则就不会有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争论了,但人天生就有欲望这一观点只怕没什么好争的。
所以,与其说贪婪是从自私中发展起来的,不如说是欲望的一种异化或膨胀。
据说,贪婪的本意是无休止地追求钱财和女人,而百科百度中将其解释为“渴望而不知足”。由此可见,贪婪最主要的特征不是“想要(钱财、女人、权力)”,而是“毫无节制地想要”,是一种欲望的失控状态。
在生活中,一个孩子想要什么并不是问题,做家长的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孩子有欲望才会有动力。
在一赋一涵的咨询经历中,真正让人头疼的孩子不是那些特别闹腾的孩子,而是那些对生活缺乏欲望的孩子。
中国人常说无欲则刚,其实也可以说无欲则空,那些对生活没有欲望的孩子看似一身毛病,全是破绽,但真要让他们做出改变时却无从下手。
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不会为孩子的各种“想要”感到不安了。
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孩子欲望的积极作用,还要注意控制孩子的欲望,警惕把孩子的欲望变成贪婪。
事实上,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不管是对财富的贪婪,还是对权力的贪婪,贪婪总是令人厌恶的。
由于贪婪的本质是“无节制,不满足”,或者也可以理解为过度的“非分之想”,因此很自然地会冒犯到他人的利益。
经常听到有人评价某个讨厌的孩子时,会强调这个孩子在某些方面的贪得无厌。
我们可能会把孩子这种无节制的要求和索取理解为孩子的天性,以为长大了就好了。但这是错误的。
孩子对任何好东西都会充满好奇并产生欲望,是一种本性,但如何控制和表达欲望却是环境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汀阳关于贪婪是一种文化的说法是对的。
作为孩子,他们自然想要更多的玩具、更多的零食、更多的衣服(即使不是真的需要),但这还只是欲望的正常显现,只有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这些要求能够轻易被满足时,贪婪才慢慢地变成他们的品性。
在贪婪形成的过程中,孩子先是会产生一种“我”是世界中心的错觉,以为自己像上帝一样,只需一句“要有光”,便有了光;继而把一切索取和获得都看得理所当然。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被父母宠溺的孩子,越不知道感恩的原因。现在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是白眼狼,其实归根结底是自己培养出来的。
一个贪婪的孩子就是一个永不满足的孩子,他对占有全世界都不会放在心上,怎么会对父母的那点付出感激涕零呢!
人需要欲望才有活力,才能成长,希望是和欲望是联系在一起的,欲望的指引让人对生活产生期待,这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但贪婪是不一样的,它的背后更多的是缺乏安全感和焦虑情绪。
由于贪婪的人在成长过程中总能把“非分之想”变成现实,以致这种无所不能的错觉让“不满足”成了常态,而永不满足带来的只会是害怕失去的不安全感和总想得到更多的焦虑感。
这种焦虑情绪一般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因为一切都能轻易得到,因而一切都不重要,不重要带来的意义感的缺失,需要获得更多去填补;
二是客观上的“过度满足”不仅没有把人变得充实,反而把胃口撑得更大,造成了更大的空虚。
为了应对焦虑,贪婪的孩子只好更加疯狂地去索取。
很多家长总希望那些被自己宠坏了的孩子有一天能突然变好,实在只是一种幻想,一个孩子一旦被贪婪占据心性,他的贪婪首先吞噬的是那些最宠他的人,然后是那些关心他的人,再然后或许是陌生人,带来的伤害范围视其能力而定,而最后吞噬的必定是其自身。
所以,不要相信一个贪婪的人可以自然变好。
孩子之所以形成贪婪的品性通常是因为父母的纵容和无原则的满足,真正明智的父母从一开始就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孩子的欲望达到成长的目的,并努力帮助孩子将欲望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及学会适当地表达欲望。
一赋一涵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深入打透家长认知。其服务宗旨是让教育因为“懂”而变得简单!
一赋一涵帮助孩子认知自我、找到自我、科学选择、科学定位,激发内在原动力,成就精彩人生!
帮助家长深度了解孩子的优势天赋,认知孩子性格背后的行为,更好的教育管理孩子,成为孩子天赋之路上的最佳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