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M测评,禹博心学,禹博材质心学,高考志愿填报,个性化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师,青少年成长规划,家庭教育,家长课程,教育项目加盟,家庭教育顾问,个性化家长课程,性格天赋测试,儿童成长规划
招商热线:

400-088-0767

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知识 > 长沙家庭教育|不完美的她无数人泪目:懂事的孩子,让人心疼

长沙家庭教育|不完美的她无数人泪目:懂事的孩子,让人心疼

日期:2020-04-17


    最近看了部电视剧《不完美的她》。深深的被其感动和治愈。

 
    故事的开始,是周迅饰演的林绪之,执着的在蛛丝马迹中找寻自己的亲身母亲。




    在找寻的过程中,她遇到了一个“和自己太像”的小女孩——穆莲生。 
 

    小小年纪,却接连遭遇生父的去世,家庭的变迁和母亲的变化。
 

    妈妈的男朋友尚武当作靶子,一次次被击倒在地,尚武却在享受折磨的快感。
 

    被妈妈的男朋友关在纸箱里玩“捉迷藏”,被妈妈从箱子里找出来,满头大汗嘴唇发颤,明明害怕难受的要死,还是笑着对妈妈说“真好玩”; 


 

    被打伤眼睛,还强迫穿上雪白的蓬蓬裙,也不敢反抗,强压心中的害怕让叔叔涂上口红,还被妈妈骂“恶心,脏,真脏!”
 

    就连察觉到妈妈想要抛弃她的时候,她也在笑... 
 

    年幼的她在面对压抑黑暗的世界,早已学会了懂事,学会看眼色,说大人爱听的话,每天安慰自己开心,强迫自己灿烂的笑。
 

    最令人憎恶的是,莲生的母亲穆静明知女儿受害,但却从没阻止男友对女儿的伤害,因为他怕危及与男友的关系,害怕男友的离开。于是还是选择了抛弃女儿。
 

    莲生其实都知道,但是她仍然小心翼翼的讨好着母亲。因为她觉得,只要她乖一点,妈妈就不会抛弃她。


 

    在莲生的认知里,妈妈的关注和爱是有条件的,只有她懂父母的需求,并迎合妈妈的期望,才能得到爱和关注,保证自己不被抛弃。
 

    她说:“妈妈开心,我就开心。”
 

    一个才几岁的孩子,独自扛下了这一切。
 

    但是她的妈妈还是狠心抛弃了她,最后是林绪之救了她。
 


    这一场大火也烧光了她对妈妈的所有念想。 


 

   《不完美的她》最扎心的不是莲生悲惨的身世,而是这样一个在几乎恐怖之下生长的女孩,却一直在笑。

 
    她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大概标准的“懂事的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
 

    每一个人都有童年,但不是每一个人的童年都塞满了零食、童话故事与满满的快乐,有些人的童年是被委屈裹挟着的。
 

    很多家长都惯用懂事来要求教育孩子,但是为人父母我们却忘了任何事情都有着两面性。


 

    武志红说:懂事是很深的绝望,它真的不是一个好东西,它表面上是为家长带来省事的好处,也许骨子里就是出于恐惧。
 

    懂事并不是要孩子藏起天性、藏起喜怒哀乐来迎合大人,「懂事」的前提是,孩子是快乐的。
 

    孩子懂事表面上是高情商,是家长教育成功的典范,让家长少操了不少心,省了很多事。
 

    深层次去看,带给孩子的,却是安全感的缺失,和父母情感的中断,以及孩子内心真实情绪的匮乏。 
 

    我室友曾经就是一个拥有讨好型性格的人。


 

    从记事起,爸爸妈妈就一直告诉她:“咱家没有男孩子,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你要乖,要懂事,要听话。”
 

    每次和叔叔的儿子在一起,被欺负的总是她,而她还不能还手,不能吭声,因为只有这样,爷爷奶奶的脸上才会挤出笑容:“这孩子可真懂事。”
 

    而她的爸妈也会因此而感觉很有成就感。
 

    慢慢的她知道了,只有不断的讨好别人,才能获得关注。


 
 
    长大后的她,上大学选专业,毕业找工作,都是听从的父母的安排,从未有过一句反抗,哪怕她不喜欢。
 

    现在进入职场的她,在工作上也从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讨好每一个同事;


    贴发票、订外卖之类的活她都干,随便被老员工使唤;


    别人不愿做的工作,都是她承包;

    ....
 
    这样的日子没有尽头。
 

    她以为她的妥协,换来的是好人缘,真心朋友,但是并没有。
 

    在她某次听到平时跟她一起吃饭的同事跟别人讲她坏话,说她傻的时候,她才幡然醒悟。


 

    现在的她经过心理医生的辅导,已经学会拒绝了。
 

    父母从小便给孩子灌输要懂事、听话的思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内心的极度匮乏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生难以愈合的伤痛。
 

    就像《被嫌弃的松子》中,那个总是被忽视的松子,因为一次扮鬼脸获得了父亲的关注,便一发不可收拾。


 

    她用尽一生来消耗自己,以为足够讨好就能被爱,却一次又一次被伤害、被侮辱,最终彻底丧失生活的希望,孤独惨死。
 

    马东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如果一个孩子,在父母面前都不能放下戒备,去做自己。那足以证明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


 

    家庭教育方式可以造就一个孩子,也可以毁掉一个孩子。
 

    如何避免孩子成为一个讨好型人格?
 

    营造一个稳定有安全感的环境 


    心理学上说,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


 

    如果孩子长期生活中父母争吵的环境中,孩子会为了让父母和谐相处而变得小心翼翼。
 

    所以说,要想避免孩子成为讨好型人,家长要注意营造和谐的稳定有安全感的环境,让孩子感到爱,这样爱和被爱的力量,能支撑孩子度过一生。


 

    1.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你如果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这句话对孩子的杀伤力太大了,是一种道德绑架。它残忍的压制了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想法不能表达,不敢表达。
 

    生活中,父母要鼓励和支持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
 

    在孩子犯错之后,不要一开口就是责骂,要给孩子开口解释的机会,用舒缓的语气引导孩子说出原因。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听话的孩子惹人怜。


 

    莫要让孩子在可以肆意任性的年龄,活成了一个察言观色,善于分析大人情绪,懂得投其所好的小人精。
 

    爱孩子,应该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让孩子做回孩子,找回童真,去做那个追着满天萤火虫肆意嬉笑的小孩,去做那个吵着闹着要爸爸妈妈上天摘星星的小可爱。

 
    这才是童年该有的记忆,这才是孩子该有的模样。

《更多亲子教育好文

  
     长沙线上家庭教育|清明节家长给孩子上一堂死亡教育课?


  
  
长沙线上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拥有超群的记忆力?



     儿童成长规划|《大赢家》热播:性格有优劣好坏之分吗?
上一篇:长沙家庭教育|这些伤害孩子自尊的行为,... 下一篇:长沙家庭教育|孩子为什么要读书?白岩松...